常德企业联合会
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感悟
发布时间:2016-08-24

()企业文化要让员工“感受到”。

 

企业文化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企业文化只有“落地”才能发挥效用。企业文化的“落地”,就是要转化为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员工的工作行为。员工的感受来自于切身的工作,而跟员工工作相关的因素有领导风格、职责权限、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团队关系、工作流程、培训体系、制度和规范等。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其实很简单,从员工接触公司的第一天、见到的第一个人起,他实际就在感受公司的文化了。面试时有没有人热情接待,考官的态度,进入公司后主管和同事是否真心帮助他,是否让他感觉到公司的温馨,这些还都是初步和浅层次的文化融合。当他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业务开始熟悉,就会深刻体会到公司的流程、制度、规范、考核、激励机制等等,这些是企业文化的深层次表现形式,也会使他逐步形成自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公司只有在这些环节上都体现出“以人为本”,才能让员工认同。

 

 

()企业文化要让员工“自己做”。

 

文化塑造的关键是让员工改变观念,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行动起来。人都有惰性或者叫惯性,都不愿意改变,要改变这种情况,除了要积极进行沟通和培训外,重要的是必须让员工行动起来,即使是带一定强制性的,但必须按照要求做,也就是进行“文化体验”。在体验时,最好能够给员工一些利益,轻松的沟通环境、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发些小礼品、有鼓舞性的庆典活动,这些细节可以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好比是我们在促销中的“尝一尝”。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只是让员工“尝一尝”是不够的,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文化进行感悟,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让大家通过研讨和交流说出文化的“味道”。企业领导要在组织中推行学习的文化,经常与下属沟通和交流。在这里,我们借助中国“禅学”的思想,强调文化要去“悟”,就是要定期进行反思和感悟。文化不是制度,不是要求大家整齐划一,而是人的一种心理契约,要靠大家静下心来,放弃喜怒哀乐这些情绪的影响,认真地思索“我为什么在这里工作?为什么我要拥护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如何体现企业文化?”这里我们可以借助潜能开发里的方法如冥想、打禅等,进行反思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到文化的真谛。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是其思维模式的体现,因此文化塑造关键还在于让员工形成新的思维模式,自觉、自愿地认同企业文化,并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形成思维模式,首先要让员工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发现自己思维中的盲点和死结,进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然后产生顿悟,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其次要结合企业文化,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定改善的方案和策略。

 

()老板要身体力行,忠实地严守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老板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老板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老板确定了价值观体系之后,可以通过象征性行为、语言、故事等各种方式表示出自己对价值观体系始终如一的关注,从而使广大员工也跟着来关注价值观体系的实现。

 

()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必要性

 

企业家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面对加入WTO以后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如何在更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知识管理中,建立学习型组织十分必要。企业应依据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借鉴国际著名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经验,以及考虑自身的实际与特点来创建学习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强调的是整个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它突出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有利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上一篇:《劳动合同法》重点法条解析与维权点津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相关新闻更多
fas